首页 帝王野史之西门庆 下章
第176章 自此威震天下
 奴家亦不想隐瞒,汴梁之行果然是奴家期待之事,王爷想知道原因吗?”我微笑地望着薛涛,不语。薛涛亦嫣然一笑,说道:“此事说来也无妨,反正奴家与王爷的目的相同,往后合作的时方长,正宜开诚布公地谈谈。”我仍然微笑不语,静待薛涛的下文。

 薛涛轻轻地叹息了一声,美目泛起离之,仿佛沉缅往事之中,幽声道:“王爷可曾听说过先皇神宗时,我大宋有名将薛云贵?薛云贵以二十之龄出任大将,扼守大宋西陲三十载,大小数十余战,力拒西夏于国门之外,可谓劳苦功高!”

 我点点头,实在想不出历史上是否有过薛云贵这样的武将记载,但吴用跟朱武在平常闲聊时,确实曾提及这样的一个人,是否颇有武功。

 一丝悲愤之开始在薛涛粉脸上浮起,语音转冷,低声道:“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功勋大将,昏庸的神宗竟听信馋言,将薛云贵全家门抄斩,唯有他未十岁的幼女,被母拼死藏于枯井之中,侥幸活了下来。

 女孩虽年幼,却已经懂事,将这一惨剧牢记心中…”我了口冷气,暗忖那幼女十有八九便是薛涛了。“后来,幼女被薛云贵好友救起,以歌伎之名养于府中,实则视如己女。”

 我叹息一声道:“想来,薛小姐便是将门遗孤了,而那王安石定是令尊好友了。”“王爷果然英明。”薛涛神色一转便即回复如常,轻声道“只是王安石并非先父好友,乃是先父好友之子!

 与奴家自幼相投,相敬如兄如妹。”“是么?”我淡淡一笑道“只怕令兄不作此想罢?”薛涛微微一笑,说道:“襄王纵有意,奈何神女无情。”

 “时也?命也?”我抚掌大笑,欣然道“所以薛小姐决意颠覆大宋江山,令赵宋王朝倾覆,为父报仇?甚至不惜以自身相为牺牲,是也不是?”薛涛嫣然一笑道:“所以奴家才说与王爷有相同的目标!

 王爷的目标是豪取天下,而奴家的目标是倾覆赵宋王朝,真可谓殊途同归。”我心中一凝,忽然涎起脸笑道:“如此,薛小姐何不洗尽铅华,尽心竭力辅佐在下?相信有了薛小姐之助。

 在下定能更加迅速地覆灭赵宋天下,届时薛小姐亦可贵为皇后之尊,光宗耀祖、母仪天下!”

 “帐前献计自有朱武,运筹帷幄当有吴用!王爷帐下谋臣武将,已经然具备,薛涛纵然挤身其间亦无大助,不若深入宫,挑起漫天风雨,将这大宋江山扰得七凌八落,岂非更有利于王爷的天下大业?”

 薛涛柔情无限地望着我,忽然语调一转幽声道:“只希望王爷问鼎天下之后,莫忘了奴家这个苦命人,后宫内院留奴一片栖息之地。”

 我心中一颤,再不怀疑薛涛是否以柔情攻势在骗我,动情地搂紧了薛涛的娇躯道:“薛小姐何需如此冒险?”薛涛忽然柔媚地望着我的眼睛,柔声道:“王爷可是担心奴家会吃亏?会失身于赵佶?”

 我老脸一红,顿时被薛涛说中心事。轻轻一笑,薛涛居然主动在我脸上一吻,昵声道:“能得王爷垂怜,奴家好生欢喜。若能助王爷登鼎九五,奴家纵然赔上清白之躯,做了残花败柳,亦是心甘情愿。”

 “不,不可!”我了口气,越发搂紧了薛涛,似乎怕她突然间从我怀里逃开去,息着说道“容我再想办法,与义父商议一番,或者无需献与赵佶亦未可知。”

 “晚了。”薛涛幽幽地叹息了一声,语气间颇有些哀怨“刚刚左丞相已经命人通知奴家,自明起奴家便要移居栖凤居,今相晤王爷,便是想一吐心声,与王爷表明心意而已!从此宫深深,奴家只能于深宫之中竭尽所能替王爷效力了。”

 “啊…”我惊啊一声,呆若木,薛涛轻轻一挣娇躯已经从我的怀里挣了开去,但她马上便火热地贴了上来,动情地搂着我道:“王爷,明奴家便要委身事人,今天便将清白之躯与了王爷…”

 不甘、烦躁还有愤怒,诸多的情绪从我膛升腾而起,我陡然用力搂紧了薛涛的娇躯,两人翻滚着栽倒在听涛小筑柔软的地毯之上,死死地骑住薛涛丰柔软的娇躯,我抬起头来,尽情地欣赏着美人情动的

 那娇滴的绝美之姿,香腮带红的无限惑…我狂暴地攻击着薛涛,将心中所有的情绪一股脑后全发在薛涛柔软动人的玉体之上,薛涛亦展现了令人意外的承受能力。

 虽然是蓬门初始为君开,面对我的狂风暴雨般的鞑伐,竟然仍能勉强支持…这妖女的体质委实大异常人!带给我的蚀骨销魂亦远胜其它女人,既便是如是或者金莲,亦不曾带给我如此畅酣淋漓的销魂享受。

 她们总是体弱,承受不了我太久的攻击…几番风雨、落红斑斑…我怅然从听涛小筑出来,远处朱武跟花荣、史文恭三人皆以暧昧的神色望着我,我却再没有心思跟他们说笑,亦没有心思辩解!

 环绕我心里的只有烦躁,是的,无论如何,薛涛这样的美女绝不能落入赵佶的怀抱,一定得想个办法…深一口冷气,我静下心来,暂时将薛涛的烦心事抛在脑后。

 望着朱武道:“军师,你过来一下。”薛涛的事虽然令我烦心,但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与朱武商议。

 我将与林冲见面后的情形逐一与朱武讲了,还特别强调,李纲与林冲师徒之间似乎颇有芥蒂,并非想象中那般和谐完美。朱武嘶地了口气,皱眉凝思片刻,才缓声道:“王爷,这李纲可不是普通人!

 生平曾三落三起,而且每一次遭遇挫折,他东山再起之后便荣登更高的职位!真可谓退一步进两步,而眼下,他更是坐拥京畿乃至黄河以北辖区之军政大权,用权倾朝野来形容也不为过。”

 “三起三落?”我失声,还真没想到李纲有着这样辉煌的往事。

 “不错,是三起三落。”朱武点了点头道“先皇神宗时,李纲以十八从军,出燕门与辽人战颇有斩获,官至燕门丞!

 后因替部下鸣不平得罪了顶头上司大名守将被贬。越五年,辽兵境,燕门失守,先皇轻信宦官之说御架亲征,结果被困大名,当时的太子赵佶急召李纲为将,率兵三千骑,星夜急驰大名,始解围,获奇功,李纲遂官至兵部侍郎。

 不足一载,李纲因忠言直谏,怦击朝庭重文轻武之战略,获罪贬回老家山东清河。又过三年,北方战事再起,宋兵连连败退,丧失燕云十六州,神宗无奈,李纲复起于京畿大练军,最终于雁门关大败辽兵,自此威震天下,于军界树立赫赫威名。
上章 帝王野史之西门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