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前者裑份卑微
他愤怒地指责皇祖母心里除了她自己,就只有科尔沁,他这个儿子不过是她得到权势地位的工具,任何他在乎的东西都要被毁去…
最后,皇阿玛怒吼道:“朕不想一直当个傀儡皇帝!”当时的他根本无法理解,父皇为何会对慈爱的皇祖母如此不孝不敬,如今听到陶红英口中的这段往事,心中仿佛有了答案。
一个连喜欢的女人都无法任意宠爱的皇帝,说是傀儡的确不过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父皇和两任皇后的关系,会如此恶劣,为什么总是反抗皇祖母。
“没了圣旨,又没有经过册封礼,没有金册金印在手,主子这个佟妃的头衔便名不正言不顺。宫里人嘴里喊着佟妃娘娘,却是讽刺多于恭敬,其实根本没把主子当回事!
陶红英眼眶通红“可怜主子受了这样的打击,好不容易怀胎十月,千辛万苦才生下了皇上您,却连一眼都没看过,就被太皇太后命人抱走了。主子醒来之后天天以泪洗面,几乎哭瞎了双眼…”
“后来呢?”玄烨咬着牙说道,声音冷得像结了冰。“主子撑着刚生产完的身子,让奴婢扶着她偷偷到阿哥所看您,顶着风头一瞧就是几个时辰,却惹得太皇太后大怒,罚主子在慈宁宫门口跪了整整三个时辰。
经过这样一通折腾,主子的身子彻底垮了下去,一直药不离口。太医说主子已经伤了根本,寿数恐怕难过三十…玄烨听得双目通红,双手紧握,指甲刺破了掌心,鲜血一滴滴落在地上,只是手上的疼痛远不及他心中的痛苦。
他从没想过,自己的母亲原来曾经受过这样的折磨,原来他本可以享受天伦之乐的,原来他的母亲不是因为难产才身体虚弱,原来他是在父皇的喜爱与期待中,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父皇!”玄烨突然想到一件事:父皇

子一向护短,如果真心宠爱母亲的话,他不可能就这样放任不管的!他清楚地记得当初父皇因为董鄂妃几乎和皇祖母恩断义绝,为了保护董鄂妃母子更是费尽苦心。
既然父皇肯顶着皇祖母的压力封母亲为妃,为什么任由母亲落到那步田地?究竟当年发生了什么事?“难道皇阿玛就不管么?”玄烨追问道,他死死盯着陶红英,想要寻找她的破绽。
陶红英叹了口气,脸上

出一个似嘲讽似无奈的笑容“先帝自然是深情之人,只是在遇见董鄂氏之后,所有的深情都给了她一个人。
董鄂氏出身

洲正白旗,是内大臣鄂硕之女,自幼便被精心娇养,加上天资聪慧,才貌双全,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勾得先帝眼里根本看不到别人。主子虽然也称得上是才女,但毕竟是汉军正蓝旗出身,先天便低了她一头。
而且因为家里贫困,主子只学了识字读书,根本请不起老师传授才艺,在先帝心里自然比不上董鄂氏,在董鄂氏入宫之前,先帝还会来景仁宫里看望主子,后来见主子整

愁眉不展,加上病体

衰,不比以前娇

,便觉得扫兴。
等董鄂氏入宫以后,更是将后宫所有嫔妃都抛之脑后,哪还记得景仁宫里苦命的主子?”玄烨听到陶红英话里对父皇有埋怨之意,想要开口辩驳,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最后却只能叹了口气。
陶红英继续道:“太皇太后见主子失了先帝

心,便以阿哥不应长于卑微妇人之手为由,从不让主子和您相见,更是以染病不详为由将主子

足在景仁宫。
主子见不到先帝,有冤无处诉,见不到您,更是终

焦虑难安,身体自然每况愈下,后来…后来董鄂氏宠冠后宫,一路晋了皇贵妃之后,主子终于死心了,不再指望着先帝给她做主了。
皇上,您可知道主子那些年是怎么过的吗?太皇太后每

都会让主子替她抄写佛经,一抄就是一整天。
错一个字便要罚主子去捡佛豆,捡不完不能吃饭。宫里的下人也是跟红顶白,一再克扣主子的份例,之前被主子责罚过的宫女太监整

冷嘲热讽,以羞辱主子为乐。
若不是皇太后心软,经常让人照看,加上还有您这个牵挂,只怕主子早就活不下去了啊!”那晚的经历,令玄烨感觉自己像是第一次认识世界。
如果光有陶红英的话,自然不会令他全部相信,但当他回到干清宫,翻开佟佳氏留下的手劄时,就再也容不得他自欺欺人了。
***玄烨将陶红英带回干清宫,虽然他依然记得当年这位老宫女照顾自己的情形,却并没有完全相信她所说的话,他安排人严密地监视着陶红英的一举一动,自己则带着那本手劄返回西暖阁。
接下来三天,他逐字逐句地翻阅着这本手劄,一遍又一遍。佟佳氏在手劄里记录的生活比陶红英所说的还要苦上十倍、百倍,一向以勤政自诩的他第一次罢朝,因为他害怕朝臣看到自己哭红的双眼,他彻底相信了陶红英之前的话,因为里面的内容是如此的真实而详尽。
他仿佛亲眼见证了母亲如何在深宫中,度过那十年光

:从一开始的懵懂与谨慎,到获得宠爱时的惊喜与幸福,从知道怀孕时的憧憬与期盼,到希望破灭的痛苦与悲伤,从母子分离时的不甘与无奈,到最后的心如死灰。
在生下自己之后长达八年的时间里,佟佳氏写下的内容甚至不及之前两年的一半,甚至有时候数月都不曾写下一个字,偶尔写下一些口气也与之前判若两人,显得无比沧桑,好像一个迟暮老人一般,要知道佟佳氏过世的时候还不到二十四岁,本该是芳华正盛的年纪啊!他仿佛着见母亲在灯下提笔半晌,却未写一字的情景,不由得心痛难当,是啊!一个双十年华的美丽女子,被

复一

,年复一年地

足在景仁宫中,见不到丈夫,见不到儿子,份例被克扣,奴才不尊重甚至肆意羞辱自己,这种生活又有什么东西值得去写呢?
即使偶尔写下寥寥几笔,字里行间


出的都是对未来的心灰意冷,和对孩子的无限思念,是的,佟佳氏在手劄里,每次提到他这个儿子时,语气都是那么温柔慈爱。
在母子分离的日子里,她只能凭空想像他是如何学会走路、说话、写字,如何憨态可掬地嬉闹玩笑,如何

声

气地喊自己额娘…可以说那几年的佟佳氏,把他当做了唯一的精神寄托,这更是玄烨频频让落下泪来。
当他母亲在无尽的痛苦中,思念自己的时候,他却一无所知,甚至觉得母亲不关心自己,从不看望自己。
当他母亲被太皇太后折磨羞辱的时候,他正懵懂无知地在慈宁宫里讨好卖乖,将那个给予母亲最大羞辱的女人,看做最疼爱自己的皇祖母。
当他母亲将他作为唯一的精神支柱的时候,他正抱怨母亲位份低微,连累他也不受父皇待见…这一桩桩一幕幕往事,都让时常以孝顺自诩的玄烨,倍感羞愧,无地自容。
除此之外,佟佳氏在手劄里还提到了两个人:陶宫娥和当时的皇后,也就是如今的太后,在被

足的日子里,陶宫娥不离不弃地陪伴在佟佳氏身边,吃尽了苦头。
太后虽然和太皇太后,同样出身博尔济吉特氏,却从未对自己落井下石,反而一直是照顾有加,多次施以援手,甚至还专门斥责过偷懒耍滑的下人,让他们不可怠慢佟佳氏,只是前者身份卑微,后者更是太皇太后的晚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