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舂媚芳乡 下章
第45章 先让到一旁
 最先,北方人夏天去武汉出差,武汉热,大家伙都知道。夏天,武汉人热得就穿个三角头,北方人刚去看不惯,说他们不文明,人呵,就是别说嘴,到不了第二天,北方人也学了武汉人,为嘛?热!

 夏天武汉,人热得恨不得把自己的皮扒了,还穿啥讲文明?别扯了,就是那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靠山屯儿的人也知道这没啥意思,可是没意思的日子就得这样过。

 这不,改革开放,人们兴起打工,靠山屯的人借着这个能跑的,全都跑了。出外打工,日子也不见得比靠山屯儿好过。

 可是人们出去了就不想回来,为嘛?寂寞的日子,没谁想过。今天,牛小伟终于迈出了这一步,开始走出靠山屯了,虽然牛小伟知道,这趟,跟范秀芝办完公事他还得回还,可是,这是开始,终有一天,牛小伟是要离开的,就要离开了,牛小伟还有些依恋,因为,这里还有他的亲人。

 “秀芝,你是咋的,靠山屯为啥就没超生的?”忽然有人这样说,引起了牛小伟的注意。牛小伟并不知道这趟随范秀芝去哪儿,可是他也多多少少听说过,乡里或县里来人接范秀芝,多半是为计划生育的事儿。乡下的事儿也难办,都是乡里乡亲的,真是要拉下脸,不容易,所以计划生育这事,在乡下难办。

 做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在自己头脑中,本就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意识,超生的多半是没儿子的家,有着这种意识,并不情愿,做起来就难上加难,所以,在这片儿,也只有靠山屯儿现在屯子里没超生的。

 其实,靠山屯儿因为封闭,人走的差不多了,有生育能力的妇女本就不多,另外,靠山屯儿人出外打工的,因为没啥文化,出去干的全是力气活。

 大家都知道,现在是讲技术的年代,打工也是如此,靠力气是挣不到什么钱的,所以靠山屯儿出去的人也挣不到钱。现在出门在外,没钱啥也别说,更别说生孩子了,就是生了也真养不起。因为这些原因,靠山屯儿人才没啥超生。

 其它屯子就不一样了,不是靠近公路,就是屯子里有啥,反正都有来钱的路子,都比靠山屯好过,于是超生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工作,只要你上心,就能做好。”知道实情的牛小伟,却听到范秀芝这样回答。

 听到这样回答,牛小伟一下来了精神,这可是本事,秀芝嫂子这是有本事,赶紧偷着学。范秀芝这样的回答也真厉害,当即所有的人就都不说话了。沉默不是一个事儿,于是有人又说:“秀芝,俺屯子的事儿,这回全靠你哩。”

 “中。事成了,你也别谢我,说句公道话,就中。”范秀芝痛快地回答道。范秀芝这样说,说话的人有些莫名其妙,可是她还是点了头。(您的一块虚拟金砖,就能让我有饭吃,像肯给不?唉,说这话咋像个要饭的呢?真无。)***

 现在城里人做事讲究个效率,这也开始影响到了农村。乡里来的车,接上范秀芝,就直奔了要去的屯子。

 事情能这样做,是因为乡里不仅派来了车,还跟来了主管乡计划生育的副乡长,她来是指挥的。这个乡长是个女的。乡里的车要去的屯子叫卸甲屯儿,一听这名字,你就能知道一个大概。

 说是清朝有一个官儿,也不知是烦了打仗还是得罪了谁,反正是卸甲归田了,这个官卸甲归田就到了这个地方。

 想想,当官卸甲的地方能差了吗?卸甲屯儿真是有几个有钱的人家,当然,屯子里的人家普通都比靠山屯富有,要不然这儿也不能成为计划生育困难屯儿。要说那啥,东北这疙瘩计划生育在全国也不咋显眼,因为这里有少数民族。

 国家对少数民族有政策,所以计划生育的事儿,就不太显眼。这不像纯汉民的地区,像河南,像山东,计划生育可是显眼哩。

 可是尽管如此,此地人也知道,正是因为有少数民族,东北对汉民管的就严,道理不说大家也能明白,有一个总人口数呗。卸甲屯儿在山外,车开了好一阵子才到,在卸甲屯儿妇女主任的引导下,车停在了一户人家。

 众人下了车,牛小伟随着也下了车。牛小伟下车一看,心里不由得叫了声好。这房子,盖得气派。

 隔着院墙,就能看到一座小楼,小楼盖得跟皇宫似的,顶上盖着琉璃瓦不说,墙面上还贴着不知是啥,跟房顶子似的又光又亮!

 看着小座小楼,牛小伟不由得在心里猜想:这就是传说中的皇宫了吧?卸甲屯儿的妇女主任小声在范秀芝耳边嘀咕了几句,范秀芝点了一下头,就向那院门走去。

 牛小伟到底是练过把式的人,很是机警,一见范秀芝过去,他便快步抢上前,站到那家的院门口。站到院门口,牛小伟回过头看着范秀芝。

 “叫门。”看到牛小伟看自己,范秀芝便说,听到范秀芝的话,牛小伟挥手拍门。拍了两下,牛小伟觉得不对劲儿,门真厚实,拍上去都没多大动静。“整动静大点儿,让里边听到。”范秀芝见牛小伟拍门没啥声,便也说。

 听到范秀芝这样说,牛小伟抡圆了巴掌,照门上实实着着地又来了两下。到底是拍过树的手,牛小伟这一拍,出的响动就特别大。这老大的动静,门里面的人听到了。

 “谁家,找死是不?用这老大劲儿?”门里一个爷们儿的声音吼了起来“计划生育的,开门!”

 范秀芝提高了嗓门,也叫了一声,这一男一女,一里一外的一叫喊,气氛就出来了。气氛一出来,同来的人就都站在车边,做好了随时上车的准备。“还敢来呵,真是不怕死呵。山子,开门儿。”又听见门里的那个爷们儿骂骂咧咧地说。

 乡下人真是闷得久了,有外人来就围观。主家的门还没叫开,院外却围了一堆人。对这,人们牛小伟和范秀芝习惯了,每个屯子都一个样。

 可是,在后边看着的卸甲屯儿的妇女主任可是很紧张,因为她知道,这些人不全是来看人的,大多是看热闹的,因为这户是计划生育钉子户,人钱又横,屯子里的人都攀着他家,如果今天拿不下,这屯子的计划生育就搞不下去了。

 可是,这户,实在是硬扎,真不好,所以卸甲屯儿的妇女主任一直提着心。带队来的副乡长也听过汇报,知道这些情况,所以才找了范秀芝,同时,这位女乡长还知道这家有狗,特别凶,而且这家好放狗咬人。副乡长怕狗,所以更加紧张。

 门打开了,一个长着刀条子脸的男人开了门,看了看门口的牛小伟和范秀芝后,转身便往里走。范秀芝是真不含糊,见门开了,便迈步上前,径直走了进去。

 看着范秀芝这样果敢,女乡长不由得提起了心。牛小伟懂事哩,他先让到一旁,等范秀芝进了门后,他也跟了进去。这家的院子大,从门口到小楼还有段距离。

 小楼的门口站着一条汉子,像许多东北人一样,这汉子高大威猛。范秀芝走到院子中央,站下了。牛小伟跟在范秀芝身后,见她站下,便也站下了。“你是谁家?俺不认得。”看到他们站下,那爷们儿看范秀芝眼生,便张口问。
上章 舂媚芳乡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