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没有大办
他猛然抬头,浴池中依然雾气弥漫,这声音听不出从哪里传来“不过你也不必失望,记得你该做之事。待得天一帮覆灭之后,我自会再来寻你。到时,随你看个够好了。”
白知机忙道“我一定回去就休了那

婢。”只是此后,再无声音响起。浴池中,只剩下白知机呆呆地一遍遍回味着刚才销魂蚀骨的快乐。***

近西坠,长安城中一条普通的街道上,一位书生打扮的中年人正手提一包草药匆匆向家中走去。
这位书生四十余岁的年纪,浓眉朗目,从神情外貌就可以看出是一位持身甚正的君子,只是眉头微皱,神色中隐隐可见忧虑,他一身布袍虽然整洁,但仍可见几处不甚起眼的补丁,这也可知该书生家境并不殷实。
“敢问这位先生可是郝守云郝秀才吗?”书生正低头行走,冷不防对面有人问道,他忙抬头观看,只见

面一位老道人,正拱手向他问话。郝秀才忙躬身还礼道“正是寒生。
不知仙长怎么称呼,唤我何事?”老道捻须微笑道“贫道道号天远,今

冒昧前来,是有一事想求先生帮忙。”郝守云闻言一愣道“找我帮忙?
我就是一介寒士,手无缚

之力,家无隔宿之粮,不知能帮道长什么?”天远道“此处不便讲话,先生可否随我到清净处详谈?”他手指向路边一处茶社。
郝秀才原想拒绝,但见天远道长面容端正,目光炯炯,不似有诈,一时也说不出拒绝的话,只得应道“如此还要叨扰了。”天远将郝秀才领入了茶社,又推门进入一间幽静的包厢。郝秀才心中疑惑更重,他犹豫一下也跟着进入包厢之中。
包厢中临窗有一张茶案,案前正端坐着一位素裙女子。郝秀才没有想到房中竟有位女子,他为人端方守礼,见是女子便不敢抬眼细看。
只是回头望着天远道长,诧声道“这…”天远此刻没有开口,倒是那女子轻声道“郝先生莫怪,妾身名唤风娘,正是我有事想求先生指点。”
那声音轻柔曼妙,说不出得悦耳动听。郝守云闻此仙音,也一时忍不住抬头望去,只一眼,就让他心头

跳,只见面前女子容颜秀美竟是自己平生所未见。
尤其是出尘典雅的气度,更是不由自主令人生出膜拜之感。风娘的剪水双眸正凝望着自己,那彷佛能直透人心的明亮让郝秀才一阵心

摇曳,他自觉失礼,想赶紧低头,却又有诸多不舍,一时有些神色无措。
风娘见他有几分慌乱,曼声劝道“先生不必多礼,请坐下细说。”郝秀才毕竟是

腹诗书的正人君子,他虽为风娘的天人之姿所撼,但很快便镇定下心神。
他虽不知风娘为何要找上自己,但看她和天远,都绝非歹人,也不如可担心,索

坐了下来,听他们如何说。
“此次打扰先生,只为一事…”风娘将所求之事娓娓向郝秀才道来,原来,这郝秀才虽然不是江湖中人,但却是武当如今掌门云松真人的总角之

。
即便是成年后,两人也是无话不谈的至

好友。前一番,天远经过秘密探访,得知云松真人因某隐秘之事,在武当派内面临几个师弟的发难,正陷于困境,不过究竟何事,外人却根本无从得知,为此,他和风娘商量后,决定从郝秀才处探知实情。
风娘虽未对郝秀才尽吐真情,不过也告诉他,探知此事并无恶意,只为帮助云松真人度过难关。
郝秀才听罢,一语不发,站起身来,向风娘和天远抱拳道:“姑娘,道长,我知两位并非歹人,但我曾做出过承诺,绝不第三人提起此事。爱莫能助,告辞了。”
说完,转身就走。天远身形一动,刚想拦下他,却被风娘的眼神阻止,于是眼睁睁看着他走出了茶社。
“风娘,你为何要拦我?”风娘淡淡一笑,并无丝毫失望“我观郝秀才其人,正直不阿,既以答应保守秘密,想来不会为我们所动透

挚友私情。”
“那便如何是好?”天远焦急道。“道兄莫急,待我去暗中查访一下他的为人再做定夺。”且不说风娘与天远的商议,单说郝秀才,离开茶社走出老远,仍觉得魂不守舍,脑海中始终难以消除风娘那冠

群芳的面容。
终于,他狠狠给了自己一个嘴巴,暗骂道“非礼勿想。老母在家需要人服侍,你还在此打混,当真该打。”这才加快脚步,赶回家中。
郝守云为人学识出众,持身极正,年轻时也曾在州府之中做过小官,只是因见不得贪赃枉法之事,与上司闹翻,被寻了个由头罢官为民,除了读书,他也没有其他谋生手段,只得靠开馆授课为生,日子过得极为清苦。十年前,他的结发

子因病去世,也未留下子息,只剩下他与老母相依为命。
近来,郝母身染重病,请了几位郎中看过都摇头不语,这也让侍母至孝的郝秀才如今极为心焦。单说郝守云回到家中,为母亲煎药烧饭,并服侍着母亲吃下。
吃过药,郝母看着鬓边已生白发的儿子,疼惜道“云儿,为娘我已活不了几

了,只是在走之前,却是对你最放心不下。”没说几句,郝母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之后才虚弱道“我那媳妇走得早,我闭眼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看着你再讨上一房媳妇,不然我死得闭不上眼!”郝守云闻听,心如刀割般痛,他知道母亲已经没有多少时

了,至孝的他又实在不忍老母带着遗憾离世。
只是如今他家徒四壁,又哪有能力续弦呢。无奈,他只能忍住伤心,宽慰母亲,服侍母亲睡下,才愁肠百结地自去读书,他并不知道,与母亲的这一番对话,已经被暗中观察于他的风娘全数听去。
风娘隐在暗处,心中打定了一个主意,这才悄然离去。转过天来,郝守云刚刚服侍郝母吃过早饭,却已经有人早早登门了,来人是附近最有名气的媒婆王氏。
此前郝母为给儿子续弦,也曾托王婆保媒,只是那王婆知郝家家境贫寒,没什么油水,一向不怎么上心,谁想今

竟然主动登门了。郝守云素来不喜王婆的为人,不待和她多说。
但是郝母见她则分外热情,郝秀才也不好再说什么了,王婆

脸堆笑地将来意说明,却是让郝守云母子都吃了一惊。
据王婆说言,城中有一姓方的员外,家中长女未曾出阁,方家听闻郝秀才学识出众,为人正直,有意将女儿许配于他。郝守云原本并无此心思,就想一口回绝,可是郝母闻听却极为动心,拉住王婆详细询问了起来。
郝守云侍母至孝,心中虽然不愿,但也不违逆母意,只想着自己家中贫苦,想来那员外女儿也不愿到自己家中受苦,谁知王婆一来二去,竟是将这门亲事说成了。
而且女方家很是通情达理,知道郝家清苦,主动要求成亲一切从简。这更是让郝守云心中疑惑,而郝母则是

心欢喜。
非只一

到了郝守云成亲的正

,一支简单的送亲队伍将新娘送到了郝宅,虽然没有大办,但郝家素来很受乡邻敬重,大家帮着张罗庆祝,倒也热闹红火。郝守云至今如坠梦中,只是见到拜堂时母亲脸上那欣慰的笑容,也就把一切疑问都抛至脑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