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夫人们的香裙(偷香高手) 下章
第689章 终究没有动
 不过未免有一点故意分别中华与天竺的门户之见,其实我佛眼中,众生无别,中华,天竺,皆是虚幻假名。

 而且据方丈所言,般若掌,摩诃指,和大金刚拳乃少林自创,可小僧早年在吐蕃之时,就听过不少密宗高僧提到般若掌,摩诃指,和大金刚拳的招数。

 比如般若掌有一招‘天衣无’,梵文叫做‘阿伐岂耶’,翻成华语,是‘莫可名状’之意,这一招右掌力微而实,左掌力沉而虚,虚实互为用,敌人不察,极易上当。

 方丈师兄,小僧这些话,不知对也不对?”玄慈脸上黄气一闪而过,说道:“这…”他微一沉,便道:“玄生师弟,烦你到藏经楼去,将记载这三门武功的经籍,取来让几位师兄一观。”玄生道:“是!”转身出殿,过不多时,便即取到,交给玄慈。大雄宝殿和藏经楼相距几达三里,玄生在片刻间便将经书取到,身手实是敏捷之极。外人不知内情,也不以为异,少林寺僧众却无不暗自赞叹,那三部经书纸质黄中发黑,显是年代久远。

 玄慈将经书放在方桌之上,说道:“诸位请看,三部经书中各自叙明创功的经历。诸位便不信老衲的话,难道少林寺上代方丈大师这等高僧硕德,也会妄语欺人?

 又难道早料到有今之事,在数百年前便先行写就了,以便此刻来强辞夺理?”鸠摩智装作没听出他言外之意,便将《摩诃指秘要》取了过来,一页页的翻阅下去,张三丰因为徒弟的事情,顺手便取了《般若掌法》。

 不过他自重身份,只随意看了看序文,跋记,便还给少林,张三丰自觉一来这是少林派的武功秘本,自己是别派掌门,身份有关,不便窥探人家的隐秘。

 二来玄慈大师是一代高僧,既然如此说,决无虚假,若再详加审阅,不免有见疑之意,礼貌上颇为不敬。鸠摩智却是认真之极,一页页的慢慢翻阅,显是在专心找寻其中的破绽疑窦,要拿来反驳玄慈。

 一时间场中除了众人轻声呼吸之外,便是书页的翻动之声。鸠摩智翻完《般若掌法》,接看《摩诃指秘要》。

 再看《大金刚拳神功》,都是一页页的慢慢阅读。少林群僧注视鸠摩智的脸色,想知道他是否能在这三本古籍之中找到什么根据,作为强辩之资,但见他神色木然,既无喜悦之意,亦无失望之情。

 眼见他一页页的慢慢翻完,合上了最后一本《大金刚拳神功》,双手捧着,还给了玄慈方丈,闭眼冥想,一言不发。玄慈见他这等模样,倒是莫测高深。

 过了好一会,鸠摩智张开眼来,向玄慈道:“玄慈方丈,小僧昔年在吐蕃,宁玛寺中高僧曾将般若掌的梵文要诀念给我听,我记得是:因苦乃罗斯,不尔甘儿星,柯罗波基斯坦,兵那斯尼,伐尔不坦罗…

 翻成华语是:‘如或长夜不安,心念纷飞,如何慑伏,乃练般若掌内功第一要义。’是这句话么?”少林寺诸僧凡是练过般若掌的,尽皆失,因为鸠摩智所说,简直是一字不差。玄澄同样大惊。

 要知道般若掌的要如今只有华语,因为历代高僧无法翻译贴切其中的神韵,因此一直以来都没有梵文译文,可鸠摩智说的这段梵文,的确妙无比,若是不知道的人听见了,还当真以为般若掌是天竺传来的。

 这下连玄慈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应对,倒是玄澄很快反应过来,冷笑道:“前不久贫僧曾将这段话说与宋青书知晓,当时他就翻译出了梵文,与国师翻译的梵文,也是一字不差,此事张真人也可作证。

 如今国师与宋青书一同前来,想必…嘿嘿。”玄澄尽管没有将话说完,但场中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这下轮到鸠摩智怔住了,震惊地看了宋青书一眼:“没想到师弟也懂梵文。”宋青书一脸尴尬:“略懂皮,皮而已。”

 “既然如此,那小僧再说一些,这些师弟应该没事前听说过了,”鸠摩智又叽哩咕噜的说了一大篇梵语“这段梵文译成华语,想必如此:却将纷飞之心,以究纷飞之处,究之无处,则纷飞之念何存?

 返究究心,则能究之心安在?能照之智本空,所缘之境亦寂,寂而非寂者,盖无能寂之人也,照而非照者,盖无所照之境也。境智俱寂,心虑安然。外不寻尘,内不住定,二途俱泯,一怡然,此般若掌内功之要也。”

 ***鸠摩智继续道:“不止般若掌,大金刚拳要旨和摩诃指秘诀,小僧倒也还记得。”说着又滔滔不绝的说一段梵语,背一段武经的经文。众僧听来,他所说虽非一字不错,却也大致无误,正是那三部古籍中所记录的要诀。

 这样一来连玄澄也目瞪口呆,若说之前那段梵文还可以说他们师兄弟之间互通有无,可剩下的这些,自己从来不曾对宋青书提起过,鸠摩智却能流利地将梵文版说出,自然不可能事前准备。

 “难道这些武功真的都是天竺传来的?”场中不少僧侣内心深处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就连玄澄的信念也有所动摇,不过他很快便清醒过来,必是这个番僧用了什么诡计,只可惜他冥思苦想,也想不出其中关窍。

 “阿弥陀佛!”玄慈呼了一声佛号“明王居然有过目不忘的本领,适才默默翻阅一过,竟将三部武学要籍暗记在心,同时又精通梵语,先将经诀译成梵语,再依华语背诵,老衲佩服佩服。”

 玄慈此言一出,诸僧尽皆恍然,这才明白其中蹊跷,纷纷斥责鸠摩智的无。伎俩被识破,鸠摩智也有些恼羞成怒,索不解释,反而直接说道:“各位要强词夺理小僧也没有办法。

 不过小僧有一简单之法,可以分辨清楚,这所谓的少林七十二绝技究竟是少林自创还是天竺武学经吐蕃传到的中原。”诸僧纷纷一惊,玄慈忍不住皱眉道:“敢问明王,究竟是何法?”

 “昔年这些绝技从吐蕃传至少林之时,密宗高僧为防止今这种情况,特意留了一手,”鸠摩智此言一出,场中所有人顿时议论纷纷,见成功吸引了大家注意,他方才说道“这些绝技由天竺传至吐蕃之时,附带了非常详细的修炼要注解,而从吐蕃传到中原的则没有这些,因此中原人士修炼同样的绝技,必然难以修炼到最高境界。”

 少林四大神僧之一的空闻冷笑一声:“明王又何必故玄虚,这些绝技都是本寺前代高僧所创,前辈高僧认为,修行又是一个修心的过程,每个人的修行是对佛法提高的一个大好机会,因此刻意没有留下速成秘诀之类,就是担心后辈因小失大。”

 张三丰听得暗暗点头,少林千百年来,果然不乏惊才绝之士,居然能如此睿智留下这么个不成文的规矩。宋青书苦笑不已:鸠摩智这货又要开始装了…果然不出他所料,鸠摩智淡淡答道:“阁下尽管说得冠冕堂皇。

 不过少林的七十二绝技因为几经中转,遗失了不少奥义以及要诀,这是不争的事实。”少林诸僧纷纷大怒,玄澄身影一晃,不过终究还是没有动,上次败在张三丰手中,让他如今谨慎了很多,决定再看看对方的深浅再说。
上章 夫人们的香裙(偷香高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