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双目失明的可怜小白兔母后 下章
第12章 不死代价
 眉心月牙印灵动闪烁,坠出一点月华光,落在全小渔气海之中,仅仅细细一缕,缓缓停住,凝珠浮现出一粒小小丹形。这便是“华月珠”有“法真悟性,妙语广渡”之用,已有千年无人修得!

 其实如童姥所说,她收了儿子的处子元,如若修成了这珠子,算是功法大成,盖因仙佛法珠一旦结成,施术者为玄女天仙,受术者为座下护道童子,主次既分,不仅言听计从,连生死都在一念之间。

 作为天资聪颖的玄女掌门,尽管十多年来困守一地,自己画地为牢,其实早就参悟透了玄女心法,用这丧子惨痛,得来了这平生只能实展一次妙法。无奈她看不上赵昭,从来都看不上。

 何况赵昭已成废人了,他早年和侍女更不可能有什么元。至于找其他人,心若死灰的妇人是想都没有想过,只打算百年以后将此法回馈宗门,可惜她参悟得太晚,太晚。

 如若她早年悟得,告知宗门,或许便不会有那祭天大会,可能是一饮一啄自有天定,上苍夺取了她的爱子性命,赐了她这续途仙法。妙法既得,爱子却不在了。

 那么一切还有什么意义?什么恢复武功,延续寿命,她通通不在乎。户终于不再钳住巴,这位母亲轻轻托起儿子小股,香汗遍濡的她膝弯后移。

 本来与和儿子在一起的两条修长玉腿伸长,莲足轻轻踩在儿子大腿上,柔软的足掌将爱子小心翼翼向后推开。月华仙子一般的美人,用这洁白无瑕的玉足,试图让那个从母里滑落而出。

 随着轻推,慢慢地,待至紧致的花口,头刨开两瓣依稀带有血迹凝脂,将这撑至最大,随即“啵”得一声离开恋恋不舍的母体。

 全小渔将儿子轻轻平躺在婚上,一阵摸索后,将喜被轻轻覆在少年身上,妇人光着身子侧躺在一边,她静静看着赵淯,是母大发的模样,时不时如寻常母子间一样手指掐儿子的酒窝,或轻轻抚平少年睡梦中因担忧而蹙起的眉头,她的笑成了弯弯的月牙儿,美丽极了。

 其实她骗了童姥,故意让其离开,只是不想后来的施法让师尊得知。经书上的“子取母”是她自己鼓捣出来的。

 女子被破处时,第一次涌动而出,便是元。若全小渔这次不愿高,她大可元便停手,那么从以后她的元就再也不可能被取走。皆因以后她处子已失,赵淯再强她多少次,强迫让她高多少次,元都不可能被取走了。

 被破处的同时被至高,很多女子终其一生也难足两个苛刻的条件,高有无数次,破处一生却只有一次,可如今在这对母子身上,却真真切切发生了。再者,出也可以回宫。

 虽然处子被破元也不可能是元了,但总有一些气的,她偏生要把宝贵元一点也不留,全部灌注给赵淯!这对赵淯当然只有好处,对她自己则有些不可预料的后果,本就因功法有缺的武功尽失,如今可能连寿元都会短缺,想来是难以恢复了。

 互补,两点总有缺漏,赵淯付出的代价是以后丢失自主,而全小渔作为子母珠中的母珠,付出的代价只会更重。

 可若只取元,全小渔良心难安,更害怕这丢失多年的爱子会更加怨恨自己,她本就因以往罪孽有死志,若是能用性命换得赵淯能活得久一点,她是毫不犹豫的。这妇人因痴子而变胆大,本来就一生只能施展一次的术法,她也要加上风险。

 因为她想给儿子最好的…想到刚才自己含着儿子嘴变态地吃含,自己主动发场面,全小渔就玉面发烧,她总是寻些别的缘由掩盖自己这视子如命的感情,但结果是好的。

 看着赵淯额头上的纹,那分明是取了自己处子元而成的,妇人有些高兴起来“终于能为淯儿做点事了!”

 她闭上眼,内视气海中“华月珠”旁另有一粒更细小的珠子,如顽童一般活跃跳动,又眷恋一般地待在大珠三寸内,片刻不离。全小渔思索了片刻,便将其取为“煌珠”打算以后也加进经书里留于后人。

 梦中,赵淯仿佛又回到了在草原厮杀的日子,一切的开始,是那场蝚部落一年一度的圣会。

 老可汗于弹汗山下祭天,天河倒,举托神童,众部伏首,见长生天赐。老可汗于是收他为养子,视如己出,自此开始了草原传说。老可汗是个年轻时是个枭雄,领蝚部众西讨,灭西域诸国,声威赫赫。

 可惜老了以后,在中原人嘴里,便是一个昏聩之主。当是时也,老可汗许大巫权柄尽数之在手,大盛巫教,喇嘛不,头人沸反滔天。

 三子弥释怯,禄天哥,萨保各自拉拢实力互相大战,曾经强盛的部落渐衰败。平叛后尽诛三子,导致余下的两个幼子毗贺突和纥那茹又在七年后受喇嘛所,叛逆举兵。

 老可汗太老了,提不动刀,迈不上马,他已经六十多了,早已没有年轻时的征战四方之能,他的幼子都已经三十了,再加上之前的三子大战,草原人已经够支持了老可汗了,因此部众们这次不再坚定,纷纷逃散。

 数年以来,不知多少部落因为牵扯进了大战而烟消云散,唯独胡名祢罗突的赵淯,一直率领着他的小部落,腾挪于几方势力之间,虽然不可避免的势力蹙,却始终保持着基本独立的姿态。

 期间不知经过了多少次艰难险阻,算得十分不易,当然,这也是由于他拥有“天生天养”的传说,在胡族中地位崇高,毗贺突和纥那茹都不愿过于迫他,后来等不了。

 因为老可汗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拖着病躯祷告天地神只,斩白犬三头,献白鹿三头,亲自持刀割脸,传养子祢罗突可汗之位,后薨于弹汗山。祢罗突名正言顺接收了他的部众,只用了一年,扫平了草原诸部。

 草原最重贵种,于是对此也没有意见,可是祢罗突残暴,统一后竟然借了一场宴会,以复老可汗之仇为名,杀尽贵人。叛旋起旋灭,少年可汗引林中野人,终复平。

 野人们占据原有的部落草场,在草原上建立起来了新的部落,成为新的头人,纷纷送其子送入汗庭为怯薛卫。原有的一众贵人,则连也不剩,他们部落丁口则尽数归于王庭。

 十四岁便统一草原,胡人把他捧上了天,敬畏于天神传说,尊称他为长生天主。

 “祢罗突”有人在唤他,少年从回忆中醒来,看向天幕,那是一尊真正的天神,现显出一道伟岸躯体,他庄严宝相,着帝御衣,带鹿卢剑,端坐在一座高耸入云且富丽堂皇的尊驾上,一动不动,他开口,声如洪钟。

 “止有三年”赵淯平静下来,万千思绪尽去,他记起来了,他是个无心之人,他还余三年寿元,用来复仇,用来平定天下。这是神的旨意,也是他不死的代价,他睁开眼,理清一切。

 自老可汗在多泽河收他为子,统一草原后经数年大治的胡人崇拜,到杀入中原倾覆王朝的百姓凋敝,他做得已经够多了,可世家一茬茬如麦秸一般杀不完。
上章 双目失明的可怜小白兔母后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