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巨星演员 下章
第1152章 陈昊通过系统
 汇丰集团的多个成员在82个地区设有超过10,000个分行及办事处,在全球有超过1。25亿名客户,电子理财客户超过3,500名。业务包括个人理财,工商金融业务,企业银行,投资银行,资本市场及私人银行。

 个人理财汇丰为多达1。2亿名的个人客户提供全面的个人理财服务,包括往来及储蓄户口,按揭,保险,信用卡,贷款,退休金及投资等。

 消费融资业务在全球的发展趋势下,亦已经逐渐融入为个人理财业务的一部分。直销渠道亦渐普及,2005年,汇丰所处理的网上易达到1。83亿个,卓越理财客户有130万名。

 想收购一家这样在全球各地都非常有影响力的银行集团,绝不是嘴上说说那么容易!首先汇丰集团在市面上有四支流通股,分别是香港的汇丰控股,以及美国的汇丰控股以及汇丰控股优先股,再加上英国伦敦上市的汇丰控股!

 汇丰集团在市面上通的股票虽然有四支,但并不代表,他的总市值是由四支股票叠加!多地上市的公司,总市值有多个,均为股价×总股本。

 总市值不是各地市值加总,而是各算各比如一个公司在大陆和香港两地上市。总市值≠A股股价×A股发行量+H股股价×H股发行量,而是有两个:①以A股股价计算的总市值=A股股价×总股本。②以H股股价计算的总市值=H股股价×总股本。

 总股本=A股发行量+H股发行量+B股发行量。当你准备购买A股时,就看①。准备购买H股时,就看②鉴于很多疑问,我就举一个例子…一个公司有AB股,那么它的总股本就是A股发行量+B股发行量,对应的总市值有两个,A股股价×(a股总数+b股总数),或b股股价×(a股总数+b股总数)。

 你买什么股就用对应的总市值数据。当这家公司要分红了,拿出来的真金白银就是每股分红*总股本(A股发行量+B股发行量),不同市场分红金额一样,同股同权。至于ABH甚至海外市场各自根据汇率计算后,价格不一样。

 是因为股票既有股属,又有票属,即便同一个公司股属一样,股价也可以因票属而不同!

 ***国内很多公司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这属于发行不同类型的股票,这种方式的问题在于,A股和H股不可跨市场抛售,这为计算A+H股的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带来了困难。

 从阿里的招股书上看,阿里计划在香港发行5亿股普通股,外加7500万股超额认股权,拟募资约130亿美元,有消息称港美的股份可以互换。

 阿里在美国发行的是ADR,在香港发行的是普通股,一个ADR等于八个普通股。ADR具有一个重要优点是具有比一般股票更高的动,不仅存托凭证之间可互换,也可与其他证券互换。

 其实也可以参考腾讯,在香港易的腾讯控股,同时也有在美国发行ADR,代码为,不一样的是腾讯的ADR不在纽所上市,而在OTC场外市场易。

 在美国OTC市场,腾讯昨天ADR股价下跌3。47%至40。73美元,ADR显示的市值是3852亿美元,在香港易所,腾讯下跌2。32%至319。8港元,市值为3。0548万亿港元,按今天的汇率换算,大概3898亿美元,基本一样。

 由此看来,阿里在香港上市,由于ADR和港股可以互换,所以两地的市值应该会趋向于一致,由于腾讯大部分股票在香港易,所以在港所的估值占主导地位。

 而阿里巴巴大部分股份在美国易,纽所上的股价可能更有指导意义。总之上市是让公司的股份通,随便你在几个地方上市,公司的股份数量不会增加。总市值是不会变的。

 而汇丰集团在市面上一共有四支流通股,香港的汇丰控股,美国的汇丰控股以及汇丰控股优先股,再加上英国伦敦上市的汇丰控股!美国的汇丰股优先股首先被排除!

 优先股是享有优先权的股票。优先股的股东对公司资产,利润分配等享有优先权,其风险较小,但是优先股股东对公司事务无表决权。

 优先股股东没有选举及被选举权,一般来说对公司的经营没有参与权,优先股股东不能退股,只能通过优先股的赎回条款被公司赎回。

 优先股通常预先定明由普通股以其可分配的股利来保证优先股的股息收益率,优先股股票实际上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类似举债集资的形式。

 由于优先股股息率事先设定,所以优先股的股息一般不会根据公司经营情况而增减,而且一般也不能参与公司的剩余利润的分红。

 也不享有除自身价格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如资不抵债的情况下,优先股会有损失的。对公司来说,由于股息相对固定,它不影响公司的利润分配。优先股股东不能要求退股,却可以依照优先股股票上所附的赎回条款,由股份有限公司予以赎回。

 大多数优先股股票都附有赎回条款,在公司解散,分配剩余财产时,即优先股的索偿权先于普通股,而次于债权人,所以汇丰股票的优先股完全没有选择的必要!

 正常情况下,想要收购汇丰集团这样一家市值数百亿美元的银行集团自然不容易,但是陈昊有系统的帮助,虽然有困难。

 但是完全可以克服!陈昊首先就是控制系统,操控了伦敦和美国的股市,轻轻松松就蒸发掉几千亿美元,他再次从中捞取数百亿美元!美国大大小小的上市公司都有损失,但是分摊到整个伦敦和美国的股市。

 其实还在可承受范围之内!而相对的,损失最大的分别是汇丰控股以及伦敦股市的汇丰控股!这两只股票几乎是同时下跌,蒸发了一半的市值!

 从而造成的影响都是股民纷纷抛售汇丰集团的股票,而陈昊通过系统,趁机进行网络易,大量的纳这些被抛售的汇丰股票,而且是低价纳!

 同时因为股民大量抛售汇丰银行股票,汇丰银行的股票再一次暴跌!市值已经跌到一百五十亿美元!而香港的汇丰控股,也仅仅只有一千多亿港币的市值,毕竟伦敦以及美国的汇丰控股都已经暴跌,香港的汇丰控股自然不可能维持原状!

 当然,这一千多亿港币的市值,并不能够正常体现汇丰集团本身的资产!但是股民不懂这些,一些小股东也只能看到眼前的小利益,目光并不能放长远!

 趁着这个机会,陈昊再次大量纳汇丰银行的股票,他手中持有的汇丰银行股票,已经高达百分之四十七!

 陈昊再次飞了一趟伦敦,联系了几个汇丰银行的中等偏上一点的股东,用高出市场价格的钱收购他们手中全部的汇丰银行股票!从而陈昊在汇丰银行的个人持股已经高达百分之五十七!
上章 巨星演员 下章